滴眼药水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般眼睛有不适都会想到要滴什么药水,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滴眼药的正确方法,从而影响到用药的效果。下面就请专业眼科医生为大家介绍一下怎样正确滴眼药水吧。

1、点眼药前,要洗净双手。

2、使用药物时,应仔细核对药名及药物浓度,以免出现使用错误。

3、眼药瓶口开启后,不要接触其他物品,包括眼睑、睫毛等。用完后要盖紧,以免使眼药受到污染。使用被污染的药液,可能会引起细菌性角膜炎。

4、若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眼药水,在滴过一种眼药水后,需间隔5~10分钟再滴另一种眼药水。如需同时使用眼药水和眼药膏,应先用眼药水后用眼药膏。

5、使用眼药的次数应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执行,不要随意少用或停用。按规定应用完眼药后应到医院进行复查,由医生决定是否停药或换药。

6、眼药应密闭保存在阴凉处,不宜放在温度较高或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失效。眼药水、眼药膏一经打开,要在一定时间内用完,以免污染或失效。眼药水出现异常混浊或变色时则一定不能再用。

7、 使用眼药期间,如症状加重、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异常时,应马上停药,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正确使用眼药水的方法是:点眼药水时,患者可采取坐位或半仰卧在 床上,头稍向后仰,眼视头顶方向,轻轻将下眼睑提起,使眼球与下眼皮之间形成一个窝;眼药瓶要垂直向下,应离眼睛约2厘米。应将眼药水滴入下眼窝内,不能 直接将其滴在角膜或黑眼球上,每次滴1滴。然后闭眼3~5分钟。

以上就是对滴眼药水的注意事项的介绍,希望眼病患者在滴眼药水时多加注意,如实在无法确定用药时,请到医院咨询相关眼科医生。

早上小孩眼睛肿是什么原因?

有的人早上起床后发现自己的眼睛浮肿,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眼睛浮肿呢?下面就请渭南爱尔眼科医院眼科医生给大家分析一下。

早上起来眼睛浮肿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睡眼不好。如晚上熬夜(看电视、上网通宵等),睡眠时间少,早晨起床后易出现眼肿,并且有的人眼睛会疼痛发胀;又如,有的人精神紧张,晚上睡不踏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睡觉勤),早上起来也可能出现眼睛肿。

2、与睡觉的姿势有关。如部分孩子偶尔不用枕头,睡一晚上也可能出现眼睛肿,但是也有的儿童睡觉从来不用枕头,眼睛不会肿,这可能与个人习惯有关。

3、与饮水有关。有的孩子在睡觉前饮用了大量的水,所以晨起会出现眼肿现象,白天会消下去。

4、女性朋友还会由于使用化妆品不当而引起眼睛肿(主要是职业女性,主要不是儿童)。

以上眼睛肿都是正常的,所以如果明确是由于这些原因引起眼肿,不必担心,与疾病有关的眼睛肿主要有:皮肤病、心、肾功能不全、血管神经性水肿。

揉眼睛也是散光形成原因之一

眼睛不舒服时用手揉揉是很多人的习惯,眼科专家指出,经常揉眼睛可能引起散光,导致视力模糊。

眼科专科医生在临床调查中发现,人们大都知道患近视眼的人大都伴有散光,这是由角膜弧度改变引起的。但人们却不知道揉眼睛也是导致散光的重要原因。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人眼睛不舒服、患过敏症感到眼睛痒时,会大力揉搓,“揉眼睛时通常会闭上双眼,这时眼球会向上移,揉时的压力便会聚在眼球下方,造成角膜下方的弧度发生变化。角膜弧度不均,便会出现散光。”专家解释。

散光也与眼内的晶体有关。如果它的弧度不平均,或晶体老化以致改变了光线进入眼内的折射率,也会造成散光。因此经常揉眼睛会提高患散光的风险,尤其是青少年。

研究人员还指出,严重的散光虽然令人视物不清,但度数不深的散光也有一定作用,75度以下的散光有助看清远处,超过此度数,看远处便模糊。因此,若散光度数在75度以下,配镜时一般都不需在镜片上加上散光矫正的功能。

内麦粒肿有哪些症状?

当眼睛眼睑处有些痛痒,视力有所下降,看东西模模糊糊时,而且眼睑有凸起的硬块,这个就需要注意了,此种情况有可能是眼睛患上麦粒肿。

渭南爱尔眼科医院眼科医生介绍到,一般情况下,麦粒肿有以下症状:

1、眼睑皮肤局限性红、肿、热、痛,邻近球结膜水肿。

2、3~5天后形成脓胩,出现黄色脓头。外麦粒肿发生在睫毛根部皮脂腺,表现在皮肤面;内麦粒肿发生在睑板腺,表现在结膜面。破溃排脓后疼痛缓解,红肿消退。

3、重者伴有耳前、颌下淋巴结大及压痛,全身畏寒,发热等。

那么,麦粒肿应该如何预防护理呢?眼科医生表示:

一、预防:

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手揉搓眼睛。小孩年幼无知,加上本性好动,经常用脏手揉眼,细菌就会乘虚而入。

二、护理

护理方法:在麦粒肿刚起来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可以用干净的热毛巾湿敷,每次15分钟,每天3次。

2、可用一根线扎在孩子患眼对侧的中手指指根处,即:当孩子右眼患病后,扎左手的食指根部,左眼患病扎右手。注意,线不能太紧,以防影响孩子手指的血液循环。

3、在患处涂眼药膏或滴眼药水。

4、当脓肿成熟时,小脓肿的自行破溃后,用消毒纱布拭去脓液;大的需要到医院切开排脓。脓出后再涂上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膏。

虹视现象可能跟哪些眼病有关?

当一个人在看灯光时,如果在灯光周围出现彩色光晕,医学上称之为’虹视”.所谓彩色光晕,也就是彩色光环之类。

眼前出现虹视,这是由于眼球屈光度的改变而产生了分光作用,将前方射来的白色光线,根据其所包含的各种光波长的不同而分解成多种颜色成分,从而就出现了典型的彩色光环。虹视是眼疾中一个多见的症状,常是下列几种眼疾的病兆:

一、结膜炎

由于粘液性分泌物涂布于角膜表面,这时可出现虹视,在擦去分泌物之后,虹视即可消失.如果外结膜囊内有血液、脓液,小气泡等,也

可出现虹视.

二、角膜炎

因角膜上皮损伤及角膜水肿,也可导致虹视.

三、色素膜炎

因累计角膜内皮细胞,破坏了角膜水化作用,引起角膜上皮水肿,出现大泡样或小泡样时.色素膜炎即可有虹视症状.

四、白内障

由于放射状排列的晶体纤维吸水、肿胀,产生分光作用所致.

五、青光眼

青光眼眼压升高时,角膜过度伸展,使角膜水肿,患者看到白炽光周围出现彩色晕轮像雨后彩虹(把白炽光分解为七色光线一样),呈现内绿外红的排列顺序,称为虹视。虹视可作为青光眼诊断的重要主观指征之一,称为真性虹视。因为晶状体混浊、角膜薄翳、的卡因点眼后角膜表层混浊,慢性结膜炎或睑板腺分泌旺盛时,其分泌物呈薄膜样蒙在角膜上,引起屈折作用等因素造成的“虹视”,与青光眼眼压高造成的虹视有着本质的不同,称为假性虹视。

小儿眨眼是怎么回事?

眨眼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但不眨眼或频繁眨眼都是属于不正常的现象。对于眼部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家长们应随时关注孩子频繁眨眼的现象。那孩子眨眼是什么原因呢?

 

1.炎症刺激: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细菌、病毒、衣原体等感染所致,如结膜炎、角膜炎等,除了眨眼增多之外还有诸如:眼睛发红、发痒、分泌物增多、流泪等表现。这种情况需要借助医生来确认并及时进行治疗。

2.先天性眼睑内翻和倒睫:部分孩子因为先天性的眼皮(医学上称为眼睑)内翻,使睫毛倒伏在眼球表面,刺激角膜(黑眼球的表面)而眨眼引起流泪。

3.儿童多动症:是指孩子身体某部位突然的、不自主的收缩运动,如眨眼、皱额、歪嘴、耸肩等,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行为改变。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等有关。

4.眼疲劳性眨眼:包括视力疲劳,如屈光不正,特别是远视、近视、散光未矫正造成眼睛视觉疲劳而引起的。由于长时间看书和看电视等过度用眼,导致眼睛疲劳,通过不断眨眼可以调整眼球曲率,使视觉清晰。这种情况应适当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告诉孩子看书和看电视、电脑的时间不宜过长,督促孩子做眼保健操,必要时验光配眼镜。

5.模仿性眨眼:有的小孩子因模仿别人的眨眼动作,觉得很好玩,长期未得到纠正后养成了习惯性的频繁眨眼,这种习惯往往一下子难以改掉,让人看起来十分难受,是很不好的习惯,应当纠正。

6.眼内异物:有时候,孩子的眼睛内可能会不慎掉进细小的异物,经孩子揉擦眼睛后,异物会存留在球结膜穹窿部表面,造成眼睛明显不适,也会引起频繁眨眼。

爱尔眼科专家提醒您:当您发现孩子有频繁眨眼的情况时,要及时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原因排查,对症下药,及早帮助孩子摆脱“眨巴眼”。

冬季警惕五种常见眼科眼病

你可能不知道,眼睛也怕冷,以下几种冬季多发的眼病尤其应引起重视。

泪道病:冬季天冷风大,对冷空气较敏感的人,眼睛会不由自主地流泪,这种病症叫风泪眼。此病之所以在冬季常见,是因为眼睛受到冷风刺激,泪腺分泌能力增强,泪小管周围肌肉因为遇冷收缩,便出现了“迎风流泪”现象,老年人由于泪腺和泪道功能退化更易患病。因此,寒冷天气外出做好眼部防护,大风天气减少出行。对于患有沙眼、慢性结膜炎及泪道疾病的人,尤其应注意积极治疗,否则易造成眼病加重,甚至可能导致角膜炎、白内障等。

干眼症:冬季比较干燥,泪液蒸发较多,加上很多人户外活动减少,经常宅在家中看电视、玩游戏、上网等,近距离用眼过度,很容易出现眼睛发干、发涩等症状。建议大家,持续用眼四五十分钟后,让眼睛休息一段时间,看书、看电视等要保持正确姿势。同时,一旦出现眼睛酸涩、疲劳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用眼,可用热毛巾敷眼或做眼保健操调节。

青光眼:冬季气温低,寒冷的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短时间内人的眼压会急剧升高,极易诱发青光眼。患者会出现头痛、眼睛胀痛、视力下降,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休息或睡觉后症状有所缓解或消失。但也正是这一缘故,青光眼的症状往往会被忽视,更有患者认为是患了感冒、肠胃炎等疾病,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因此,建议青光眼高危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40岁以上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高度近视、远视的眼病患者等,一旦有恶心欲吐、头昏不适、双眼胀痛等症状时,一定要考虑青光眼发病的可能性,及时就医。

雪盲症:这是一种由于视网膜受到强光刺激导致视力模糊的现象。在北方,下雪天应注意护眼,因为雪地对日光的反射率极高,可达到将近95%,直视雪地就如同直视阳光,极易对眼睛造成损伤。因此,如果长时间观赏雪景,佩戴合格的墨镜。一旦出现雪盲症,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黑暗处,或者用眼罩蒙住患者眼睛,用湿毛巾冷敷眼部。值得注意的是,出现雪盲症时切忌用手揉眼,因为揉眼会加重病情。

眼中风:眼中风是因为血管硬化、血管内皮损害形成的血栓或血管壁上的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造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多发于老年人,特别是伴有心血管病的老人。预防眼中风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治疗各类老年病,避免过度疲劳及紧张,放松节奏,减轻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高危人群应定期做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病变。一般来说,眼中风在发病前有一些先兆,如眩晕恶心、一过性失明、眼前黑雾或波纹、视物模糊或重影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马上去医院检查。

请问医生,眼睛痒怎么回事?

请问医生,眼睛痒怎么回事?生活中许多人都有眼睛痒的经历,有的在春天季节性发作,有的戴隐形眼镜后出现,有的使用眼部化妆品时发生,这些都是因为过敏。

 

渭南爱尔眼科医院专家表示,过敏是一俗称,医学上称为变态反应。引起眼睛痒的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有两种:春季结膜炎和过敏性结膜炎。

什么是春季结膜炎?专家介绍说,春季结膜炎是一种双侧慢性外眼疾病,特应性个体对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抗原可以发生反应。主要的特应性疾病包括湿疹、哮喘和荨麻疹。主要影响儿童和年轻的成年人,在春季最为常见,故将其称为“春季”结膜炎。

什么是过敏性结膜炎?专家介绍说,过敏性结膜炎是眼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它是结膜黏膜组织接触到过敏原后出现的结膜炎症,多见于儿童。90%以上的患者都会眼痒,80%左右的患者伴有眼睛异物感。

眼科专家提醒,当眼睛发生痒的症状时,应到医院检查确诊以便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