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的患病原因

 三大原因致青光眼

  青光眼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

  原发性青光眼确切的病因尚不十分了解。根据眼压升高时房角开闭的情况,可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两类。闭角型和眼球的某些解剖变异有关,开角型可能和血管神经功能紊乱、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

  闭角型青光眼:多见面于女性,40岁以后发病率,常伴有远视。前房浅,虹膜向前膨隆,前房角狭窄是该病的特征。当前房角被虹膜堵住,房水出路被阻断时,眼压立刻升高。临床上常表现为发作性,发作症状可轻可重。轻型发作或小发作,为时短暂,患者突觉视力模糊,看东西如隔薄雾,看电灯周围有“虹视圈”(叫做“虹视”),与此同时,眼部胀痛,鼻根部酸胀,经休息或睡眠后,这些症状可自行缓解,但可反复出现。发作严重时,头痛剧烈,并有恶心呕吐。(易被误诊为肠胃道疾患),患眼充血、水肿,角膜呈雾状混浊,瞳孔扩大固定,视力高度减退,用手指探触眼球时,象硬橡皮一般,说明眼内压极度升高。这种发作对视力危害甚大,必须及时急救。有经验的医生常可根据典型的症状,和前房浅、房角狭窄、虹膜向前膨隆等特征作出诊断。必要时可在暗室中,以低头俯卧的姿势停留一小时后再眼压,如眼压较进入暗室前升高8毫米汞柱以上或超过30毫米汞柱时,则诊断即可确定。久居暗室,看电影、电视,扩瞳验光或扩瞳检查眼底等,对前房浅的人来说,有可能诱发闭角型青光眼,应予警惕。

  开角型青光眼:眼压虽升高,但前房角仍是开放宽畅,所以称开角型。眼压升高主要因为房水从前房角流出时的阻力增加。早期症状很轻微,甚至完全没有,不少病人直到晚期视力下降、行动不便时才发觉,只有少数年轻患者,可能有“虹视”。早期诊断主要依靠测定眼压,但不能仅仅根据偶尔1-2次眼压偏高就轻易肯定诊断。如常规检查难以肯定诊断,可在空腹速饮1000毫升温开水后再测眼压;如饮水后眼压升高8毫米汞柱以上或超过30毫米汞柱时,对诊断有帮助。晚期不仅眼压经常在高水平,且有视野缺损和视神经乳头凹陷。通过视野和眼底检查,不难作出诊断。

  继发性青光眼:凡因眼部其他疾病引起的高眼压状态,称为继发性青光眼。引起继发性青光眼的常见眼病有:①角膜白斑或角膜葡萄肿;②虹膜睫状体炎后的广泛虹膜后粘连;③眼外伤前房积血及房角挫裂伤;④眼内肿瘤;⑤糖尿病、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这一类青光眼在眼压急剧升高时,同样可以产生头痛、眼痛、恶心、呕吐等到症状,但也可以没有明显不适,直到视力丧失时才被发现觉。

  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常是生来的。双侧居多。除高眼压外,最显著的特点是眼球较正常不大,角膜的横径可超过12毫米以上,所以又有“牛眼”或“水眼”之称。患儿的角膜不仅扩大,而且混浊,前房很深,有时还有畏光流泪等现象。

  治疗以手术为主

  降低眼压和保护视功能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目标。不同类型和不同时期的青光眼,所采用的方法不一样。

  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应尽可能防止虹膜堵塞前房角。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滴缩瞳剂,把瞳孔缩小,通常用1%毛果芸香碱;另一种是虹膜上剪一小孔(虹膜周边切除术),使前后房之间的压力取得平衡。缩瞳剂必须长期应用,不能中断;瞳孔缩小后视力模糊,看东西发暗,对工作和生活会带来一些不便。虹膜周边切除术安全易行,效果确实,值得推广。

  闭角型青光眼严重发作时,患者频频滴用毛果芸香碱,尚需配合醋氮酰胺、甘露醇等其他降压药物,但往往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多需进一步作减压手术,不能因为自觉症状有所减轻而任意中断治疗。

  开角型青光眼治疗目的是尽可能地阻止青光眼的病程进展,治疗方案的制定,应用以青光眼患者全面检查为基础,包括准确掌握眼压的高度和波动的规律,视野的定量阈值变化,视神经乳头形态的细致改变,以及视神经血供状况的异常与否,并且结合全身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有否疾病来综合考虑选择。

  过去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原则一般是先采用药物治疗,无效时再考虑手术,主要是基于手术(非显微手术)并发症多,疗效差(患者较年轻,易产生滤过道瘢痕化)等因素。随着临床研制的深入,眼显微手术的之泛开展,手术器械的不断完善,手术技巧和手术方法的改进,青光眼滤过手术的疗效大大提高,一些学者主张积极的手术治疗,尤其是已有视神经而视野损害的病例。

  继发性青光眼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只有当高眼压成为突出矛盾时,才可选用适当的药物或手术降低眼压,同时必须兼顾原发病变的治疗。

  视力保护重在护理

  如果您被诊断为青光眼,那么您比成千上万的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的青光眼患者幸运些。因为您和您的眼科医生可以共同努力,在以后的岁月里保护您的视力。青光眼6条注意事项:

  ①患者一经确诊就应接受系统正规治疗,能固定医院和医师。每天点药的次数和每次点药时间应完全遵照医嘱。要定期检查视力、视野、眼底变化和测试24小时眼压变化等。

  ②平时心态要平稳,性绪波动过大,常可引起瞳孔散大,眼压增高,加重病情。因此,要避免生气、焦虑,以乐观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③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和酒、浓茶、咖啡等引起眼压升高和饮料。要控制每日饮水的总量和一次饮水量。一般情况下一次饮水不超过250毫升,总饮水量不超过2000毫升。饮水量过大会引起眼压升高。

  ④注意起居,预防感冒。衣领要宽松。睡眠要充足。睡觉时枕头可稍高。不宜洗冷水澡。这此对防止眼压升高都有一定的好处。

  ⑤慎重服药,禁用、东莨菪碱、颠茄、普鲁本辛、胃复安、安定及口服避孕药等,这些药物可使眼压升高。

  ⑥切忌在黑暗处停留过长的时间。因为在黑暗的环境中,瞳孔会扩大,使眼压升高。看电视时,应在室内点一盏小灯,使室内不至于太暗,且观看时间不宜过长。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但不宜做那些过分弯腰、低头、屏气、负重的活动,以免使腹压增加而引起眼压升高,加重病情。

青光眼长期用电脑有何症状?

青光眼患者长期使用电脑后一部分青光眼患者可能出现眼胀、眼痛,以及看东西有彩晕的症状。在暗环境中发生眼睛肿痛,感觉看东西的范围变小,以及出现不明原因的视疲劳等。

急性青光眼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疼、眼痛等症状,但患者通常会与其他病症混淆,造成误诊。更严重的情况是,有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甚至腹泻,常被当作急性胃肠炎进行治疗,采用了急性青光眼患者禁忌使用的药品,并进行大量的静脉输液,导致病情迅速恶化,进一步加重了视功能损害。

青光眼长期用电脑有何症状?

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长时间用电脑、读书、看电视后,常感觉眼前会出现小黑影,有时在眼前一闪而过,有时像蚊子一样飞来飞去,尤其在光线明亮或白色背景衬托下更为明显。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眼睛太累后产生的幻觉,事实上是患了常见的一种眼病――飞蚊症。

80%的患者会感到有少量的黑影在眼前飞动;虽然两眼都有飞蚊现象,但无法确定是哪只眼睛;而且经过一段时间,此种现象不会加重或产生变化,“飞蚊”位置也较固定。

不同类型青光眼症状有什么区别?

由于病理性的眼压增高引起视盘凹陷,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者称为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发病率约1%,正常眼压10-20mmHg。不同类型青光眼的症状就不一样,各类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1、急性闭角青光眼:

病人急性期主要症状是感觉剧烈眼痛及同侧头痛、虹视、视象、严重者仅留眼前指数或光感,常合并恶心、呕吐、发热、寒战及便秘等,少数病人可有腹泻发生。

医生检查时,可发现眼压高、瞳孔散大、眼部充血、角膜水肿、房水混浊、晶体改变、前房变浅、房角闭塞、虹膜萎缩等。

2、慢性闭角青光眼

病人主要症状是或多或少眼部不适,发作性视蒙、虹视,这种发作冬季常见,多在傍晚或午后出现,充分睡眠休息后眼压正常,症状消失,少数人无任何不适,偶尔遮盖健眼发现患眼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医生检查时有阳性发现。治疗上应用药物可暂时缓解压使之降,不能阻止病变的发展,应积极手术治疗。

3、开角青光眼

主要特点是高眼压下前房角宽而开放,主要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胀或视蒙。眼压初期不稳定,以后渐增高。眼底、视野均有改变。治疗原则:先用药物控制眼压,若大剂量应用药物眼压仍高不能控制者考虑手术。

4、先天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是一种胚胎期前房角发育异常,阻碍了房水排出所致的疾病,表现为畏光、流泪及眼睑痉挛、眼压高,医生检查有阳性发现。先天性青光眼适于手术治疗。

5、继发性青光眼

本病是一些眼部疾病和某些全身性疾病在眼部出现的合并症,它通过影响房水循环使眼压升高。粘连性角膜白斑、虹膜睫状体炎,外伤性眼内出血、房角挫伤、白内障膨胀期、虹膜新生血管等均可继发青光眼。

视野范围缩小应警惕失明危机

有的青光眼患者视力不错,但也会突然引起失明,这是为什么呢?渭南爱尔眼科医院青光眼科医生表示,就是因为患者的视野缩小了,视野缩小是可以引起失明的。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视野小于10度者即使视力正常也属于盲眼。

视野是指眼睛向前方固视时所看到的空间范围。视野开阔,做工作办事就能眼观六路、全面观察。视野狭小,就不能驾车或从事较大范围活动的工作,甚至连看屏幕、阅读都会受影响。

大家都知道,视力下降达严重程度就会失明,这种视力下降过程是容易被患者察觉的。而视野缩小在早期往往不易被人们感觉到,必须到医院经过检查才能被发现。

许多眼病和神经系统疾病,都可引起视野的异常改变和缩小。例如青光眼、视神经病变、视网膜动脉阻塞、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颅脑损伤和头颅内肿瘤等。

青光眼患者定期检查视野很重要,可以作为本病的诊断依据和检测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视野检查在诊断疾病和保护视功能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当人们发现眼睛前面有固定的黑影遮挡,看到的空间范围缩小或异样,行车走路经常受左右碰撞以及阅读跳字跳行用眼容易疲劳时,建议去医院做视野检查。

青光眼病人十招保健法

1. 青光眼病人眼压升高,尤其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作,往往与情绪激动、过劳等诱因有关,故青光眼病人,首先在心理上要正视这一疾病, 生活宜有规律,不宜暴饮暴食,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

2. 看电影、电视时间不宜过长,亦不要在暗室久留,衣领勿过紧、过高,睡眠枕头宜垫高,避免长时间低头,以免头部充血后,导致眼压升高。

3. 饮食要易于消化,多吃蔬菜,忌吸烟、饮酒、浓茶、可可、咖啡,勿吃辣椒、油炸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但一次饮水量不应超过500毫升因为饮水太多,会令眼压升高。

4. 有高血压、糖尿病者,要积极到内科治疗,控制血压、血糖,有利于保护视功能。

5. 当发现有虹视现象,视力模糊,休息后虽有好转,但不宜拖延,应及早到医院检查,免致病情进一步发展。

6. 如有头痛、眼痛、恶心、呕吐,则要请眼科医生诊治,勿认为急性胃肠炎或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

7. 必须按医生嘱咐坚持用药和定期随访,不能自己变更用药。

8. 如多次滴缩瞳药后出现眩晕、气喘、脉快、流涎、多汗等中毒症状,要注意保暖,及时擦汗、更衣,防止受凉,可饮适量热开水(故每次滴药后要压迫泪体区2~3分钟),长期滴药有上述症状出现时,必须及时就诊。

9. 青光眼病人能逐步学会指测眼压,当觉得高眼压可疑时,及时看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使高眼压得到控制。

10. 40岁以上,具有高度近视眼及具有家族史青光眼和患有糖尿病的人每年到医院进行一次检查。

青光眼患者夜晚要尤其注意

青光眼眼内压调整功 能发生障碍使眼压异常升高,因而视功能障碍,并伴有视网膜形态学变化的疾病。因瞳孔多少带有青绿色,有此得名。

青光眼是眼科一种疑难病,种类很多,常见的分急性和慢性两类,其中女性急性充血性青光眼较多,是一种眼内压增高且伴有角膜周围充血,瞳孔散大、眼压升高、视力急剧减退、头痛、恶心呕吐等主要表现的眼痛。危害视力功能极大,是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病必须紧急处理采用手术较好。

青光眼患者晚上睡觉时的眼压比白天高,这会增加其病情恶化的几率。在正常情况下,眼内房水的产生与排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可以维持正常的眼压。但青光眼患者眼内的房水虽然可以正常产生,排出却会受到阻碍,导致眼内积存房水过多,眼压升高。时间一长,不断增高的压力会压迫视神经,最终导致失明。

对青光眼患者眼压的测量通常在白天进行,患者多采用坐姿。但是当人们躺下后,眼压通常会升高,这无疑会增加房水排出的阻力。研究人员对148名青光眼患者的眼压进行了监测。在24小时内,测量12次眼压,包括夜间每3小时一次。每次测量都分别记录了患者坐姿、卧姿时的眼压,以及再生眼压。再生眼压是患者清醒时的坐姿眼压与熟睡时卧姿眼压的平均值。

患者坐姿眼压的平均值是16毫米汞柱,卧姿的平均眼压是18.9毫米汞柱,再生眼压的平均值是17.5毫米汞柱。其中29%的患者,睡觉时的再生眼压超过21毫米汞柱,只有3%的患者坐姿眼压在正常范围。

仅在白天测量眼压是不够的,不能准确判断青光眼患者失明的风险,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不同姿势。此外,青光眼患者睡觉时,应尽量避免仰卧,而采取侧卧的姿势,这样也能有效减少房水对眼部的压力。

爱尔眼科带您认识青光眼

一、青光眼病因病理

青光眼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青光眼和继发性青光眼两大类。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一般存在解剖因素,如眼球小、眼轴短、远视、前房浅等。若情绪波动、在光线较暗的地方停留过久、长时间低头阅读等,就可能诱发青光眼。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大发作,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性失明。继发生青光眼多由于外伤、炎症、出血、肿瘤等,破坏了房角的结构,使房水排出受阻而导致眼压升高。总之,青光眼是由于眼内生成的水不能正常排出而引起的。

二、什么是青光眼

1、青光眼是指眼内压力或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眼内压力升高可因其病因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持续的高眼压可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造成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全部丧失甚至失明。故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病种之一。

2、继发性青光眼是一些眼部疾病和某些全身病在眼部出现的合并症,这类青光眼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又各有其特点,治疗原则亦不尽相同,预后也有很大差异。

三、青光眼诊断检查

青光眼病人的诊断与其他疾病一样,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1、对可疑患者,首先应测量眼压。眼压大于3.20kPa(24mmHg)为病理性高眼压,但一次眼压偏高不能诊断青光眼,而一次眼压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因为眼压在一日内呈周期性波动。日眼压波动大于1.07kPa(8mmHg)为病理性眼压。正常人双眼眼压接近,如双眼压差大于0.67kPa(5mmHg)也为病理性眼压。其次应检查眼底,观察视盘改变,青光眼的视盘改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常表现为病理性陷凹,目前普遍采用陷凹与视盘直径的比值(C/D)表示陷凹大小。C/D大于0.6或双眼C/D差大于0.2为异常;视盘沿变薄,常伴有视盘沿的宽窄不均和切迹,表示视盘沿视神经纤维数量减少;视盘血管改变,表现为视盘边缘出血,血管架空,视盘血管鼻侧移位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搏动。此外,眼底检查可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由于它可出现在视野缺损前,被认为是青光眼早期诊断指征之一。

2、视野检查对青光眼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因为它代表了视神经的损伤。临床常见视野缺损类型有:视阈值普遍降低、弓形缺损、鼻侧阶梯、垂直阶梯、颞侧扇形缺损、中心及颞侧岛状视野。

通过上述检查,我们可以诊断青光眼,但在开始治疗前还应确定青光眼的类型。首先检查前房角,房角开放者为开角型青光眼,反之则为闭角型青光眼。通过房角检查,青光眼分类诊断仍有困难时,可查房水流畅系数(C值)。C值小于0.1为病理性,压畅比(Po/C)大于150为病理性,主要见于开角型青光眼。但需注意,闭角型青光眼反复发作后C值及压畅比也可异常。另外我们对一些疑似青光眼可选一些激发试验,以辅助诊断。

四、青光眼治疗方法

青光眼治疗的方法是降低或控制眼压,促使房水排出,因此根据青光眼的病因病机,可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

1、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先用β受体阻滞剂抑制房水生成,如0.5%噻吗心安、0.25%贝特舒等;眼压控制不满意加用缩瞳剂,如1%匹罗卡品等,使小梁网间隙增宽,促进房水排出;通过单用和联用两类药品仍不能控制眼压或不能耐受者,可选用1%肾上腺素,该药也能增加房水排出。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满意,宜采用激光小梁成形术,术后常需辅用药物治疗。

2、通过上述治疗眼压控制仍不理想,只能选用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是小梁切除术或其他滤过手术。术前眼压较高者可口服醋氮酰胺,口服甘油或和静注20%甘露醇,尽可能使眼压降至正常。术后用5-Fu等抗代谢药球结膜下注射,减少术后滤枕疤痕形成。

3、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一经确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只限于为手术作准备及手术后眼压控制不良或手术危险很大等情况下。现在由于许多医院能作激光周边虹膜打孔,使绝大多数患者免除了根切手术,但如不具备条件,还是应尽早作虹膜根切术。

4、急性发作期患者眼压高,应先用药物降眼压,20%甘露醇静滴,必要时可用1%匹罗卡品和噻吗心安点眼,或加用醋氮酰胺口服。有条件时可作激光周边虹膜打孔,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或激光瞳孔成形,解除瞳孔阻滞。术前务必使眼压降至正常,眼压控制后,检查房角,如50%以上房角开放,仍可选择虹膜根切术,否则应选择小梁切除术等滤过手术。术后眼压控制不良应辅用药物。

5、先天性青光眼宜尽早手术。常用手术有房角切开术,小梁切开术和小梁切除术,也可二者联用。术前、术后可辅用药物控制眼压,常用噻吗心安,避用缩瞳剂。

6、继发性青光眼种类很多,治疗上差异较大。原则是原发病与青光眼同时治疗,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大致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恶性青光眼的处理需特别谨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条件许可时全视网膜光凝术。晚期青光眼丧失视功能,有严重疼痛,大泡性角膜炎时,可选择睫状体冷冻或眼球摘除。

五、青光眼症状

青光眼的症状是由于眼压升高、视神经功能障碍引起。如闭角性青光眼发作前常有生气、劳累等诱因,引起眼压急骤升高,出现虹视、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眼充血和流泪等症状。

早期轻微的发作,到明亮处引起缩瞳,即可自行缓解。而开角性青光眼的自觉症状一般轻微,有时完全没有症状。眼压升高极为缓慢,即便眼压升高,也无角膜水肿和疼痛,但视力逐渐下降,常常发生视神经的损害。

(1)急性闭角青光眼:病人急性期主要症状是感觉剧烈眼痛及同侧头痛、虹视、视象、严重者仅留眼前指数或光感,常合并恶心、呕吐、发热、寒战及便秘等,少数病人可有腹泻发生。检查时,可发现眼压高、瞳孔散大、眼部充血、角膜水肿、房水混浊、晶体改变、前房变浅、房角闭塞、虹膜萎缩等。

(2)慢性闭角青光眼病人主要症状是或多或少眼部不适,发作性视蒙、虹视,这种发作冬季常见,多在傍晚或午后出现,充分睡眠休息后眼压正常,症状消失,少数人无任何不适,偶尔遮盖健眼发现患眼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检查时有阳性发现

(3)开角青光眼主要特点是高眼压下前房角宽而开放,主要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胀或视蒙。眼压初期不稳定,以后渐增高。眼底、视野均有改变

(4)先天性青光眼是一种胚胎期前房角发育异常,阻碍了房水排出所致的疾病,表现为畏光、流泪及眼睑痉挛、眼压高,检查有阳性发现。

(5)继发性青光眼是一些眼部疾病和某些全身性疾病在眼部出现的合并症,它通过影响房水循环使眼压升高。粘连性角膜白斑、虹膜睫状体炎,外伤性眼内出血、房角挫伤、白内障膨胀期、虹膜新生血管等均可继发青光眼。

你会是下一个青光眼吗?

青光眼虽然是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却高居不可逆致盲眼病之首,在疾病初期往往因为没有症状而被忽视,只有当疾病进展到晚期,才引起患者可察觉的症状,而此时对视神经造成的损害便已经无法挽回。

如果能在早期发现青光眼,并且早期治疗,可能就不会走向失明的最终结局。

易得青光眼的高危人群:

1、老年人易得闭角型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一般发病时症状,多为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

这类患者眼前段比较拥挤,具有浅前房、窄房角、小眼球等解剖结构,随着年龄增长,病理状态逐渐暴露出来。

早期症状

★ 40岁以上人群,老花出现的特别早

★ 早起读报纸看字比较困难

★ 在黑暗环境中觉得眼睛特别不舒服

2、年轻人易得开角型青光眼

★ 年轻患者更易得开角型青光眼

★ 早期症状不明显

有的患者在无意中遮住一只眼后发现另一只眼有一部分看不到东西,此时已经出现了视野缺损,已经是比较严重的阶段了。

★ 一旦发现视力下降,尽快到医院就诊。

3、高度近视者更易得青光眼

★ 高度近视患者眼轴增长,巩膜张力降低,视神经抗压能力比较低

★ 患者往往以为是近视度数加深了,不断的配眼镜,到最后才发现是青光眼,而发现时就已经是晚期了

★ 建议高度近视者每年一次或者每两年一次检查视野及视功能

4、乱用眼药水易得激素性青光眼

★ 对激素敏感者,眼睛痒时一用含激素的眼药水,马上就不痒了,这类人群长期使用含激素的眼药水易得青光眼

★ 自行到药店购买眼药水,特别是复方制剂,往往含有激素,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激素性青光眼

★ 眼药水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