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斜弱视,治疗黄金期在这里

  在渭南爱尔眼科医院,经常接到父母类似的在线咨询:孩子上小学了,斜弱视还能治好吗?其实,斜视和弱视是一对“难兄难弟”,是造成儿童视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一半左右的斜视会同时伴有弱视,而弱视又可形成斜视,二者密不可分。斜弱视的矫正一定要趁早。

  六岁前为弱视治疗黄金期
 

  近视可通过配戴眼镜来矫正,而戴镜后视力仍达不到0.8则可能为弱视。弱视与孩子视功能发育障碍有关,而且具有一定遗传性。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可能失明。
 

  弱视可治疗,但一定要早发现。通过视觉发育关键期的有效治疗,可以让视觉功能完全康复。孩子3至6岁是弱视治疗的黄金时期,9岁后恢复相对较差,12岁后很可能难以恢复。弱视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超过弱视治疗黄金时期,治疗效果就大打折扣。弱视的治疗不能光靠手术和吃药,关键是坚持配戴合适的眼镜,和坚持不懈的弱视综合治疗。
 

  改“斜”归正要尽早 自卑心理危害大
 

  斜视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首先,斜视严重影响视力,还会诱发弱视,其次,斜视患者一般不具备双眼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使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其工作在不少专业领域受到限制,譬如:驾驶、制图等,第三,斜视会影响美观,导致偏头、脊柱侧弯等骨骼问题,斜视患者在容貌上与常人有些异常,常被他人起外号取笑,给儿童心理蒙上阴影。
 

  部分家长由于缺乏医学常识,认为儿童斜视只是外观不好看,过一段时间就会自愈,使得患有斜视的儿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儿童正处于视力发育的关键期,斜视日久不治,视觉功能就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到最后视力往往难以矫正。6周岁前为斜视矫正的时机,错过治疗时机效果会大打折扣。

为什么斜弱视是孩子视力的“杀手”

  “医生,我孩子看东西总喜欢眯着眼睛,是不是近视了?”

  “医生,孩子有点斗鸡眼,什么时候治疗会比较好?”

  孩子的视力问题,有些家长会比较关心,能及早发现眼病苗头,而有些家长由于疏忽或缺乏眼科常识,导致孩子的视力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诊治,最后埋下隐患。

  斜弱视,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重要常见眼科疾病,但由于某些症状和近视较为类似,因此常常被粗心的家长误解。其实,斜弱视对视力的危害比近视大出许多。

  斜弱视的危害

  弱视是指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视力矫正后仍达不到0.8。斜视是指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当一只眼睛注视该物体时,另一只眼睛视物发生偏移。

  斜视和弱视往往可以相互转化,二者可以“形影不离”同时患病,从而加重病情。共同点就是,二者都会导致孩子视力低于常人,而且一旦错过治疗时机,极有可能导致终生视力低下,导致患者心理、学习、生活、就业等都受到极大影响。

  斜弱视治疗的共同点就是越早治疗越好。6岁前是视觉发育敏感期,12岁视觉发育接近成熟,因此,6岁前是治疗弱视的时机,成年后恢复正常视力的概率极小,即使戴眼镜也无法达到1.0的视力标准。而斜视在成年后治疗,只能改善外观,丧失的视力难以恢复。

  斜弱视的症状

  既然斜弱视的危害极大,那怎么及早发现孩子患有斜弱视呢?一是生活中家长应仔细留心观察,孩子是否有视力异常情况,并及时就诊,二是孩子3岁后,带孩子进行一次眼科检查。




  如果发现以上情况,建议及时带孩子到眼科就诊。

儿童斜弱视,这3大坑家长千万不要踩

  在孩子的成长发育过程中,眼睛视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是,大多数宝爸宝妈对眼科知识不怎么了解,不知道孩子的正常视力标准是多少,甚至以为孩子看不清了就一定是近视,部分家长因此而耽误了孩子的视力健康。

  1、孩子看不清,一定是近视

  除了近视,其实弱视也是导致儿童视力低下的常见原因。弱视患者眼部并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一般眼外观正常,而单眼或双眼视力通过戴眼镜矫正后依然低于0.9,达不到同龄人应有的视力标准。

  弱视不仅能引起斜视,而且还将导致患者没有立体视觉。弱视儿童时期不治疗,眼睛会缺乏立体视觉,也不能选择从事如建筑、工程设计、医学、美工等专业。

  2、孩子年纪小,等大了再来治疗

  这种想法真是害人不浅。很多成年斜弱视患者,终生视力低下,都是因为孩童时期家长没有及时带孩子就诊造成的。一般治疗儿童斜弱视,3至6岁是治疗的黄金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一般超过12岁,儿童斜弱视治疗效果相对较差。成年后即使治疗,恢复到1.0的矫正视力的希望极其渺茫。

  3、不能配合医生,坚持长时间治疗

  斜弱视治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较长的治疗过程,一般达数月之久。而且,治疗过程中需要家长和斜弱视孩子的积极配合。斜弱视治愈的临床标准是双眼视力均达0.9以上,眼位无偏斜,具备良好的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功能,有些家长或斜弱视儿童没有耐心,怕麻烦,会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斜弱视危害毁孩子一生!这不是危言耸听

        门诊时经常会有患者过来咨询:

  医生,我今年XXXX岁,眼睛有点斜弱视,还治得好吗?要怎么治疗?

  大部分斜弱视都是在儿童期即开始发病,部分人往往拖到成年后再来治疗,这个时候医生也回天乏术,很难恢复到正常人的视力水平。

  斜弱视危害影响终生

  近视患者戴眼镜就看的清楚,而斜弱视患者即使戴上眼镜,也无法达到同龄人的正常视力水平。而且一旦错过治疗的关键时期,可能留下终生视力残疾,难以矫正。弱视与斜视还可以相互转化,二者都缺乏正常人应有的双眼视功能,难以准确辨别物体的方位,不仅影响到外观,而且人生前途大大受限。

  成年斜弱视治得好吗

  斜弱视在儿童时期发病,而儿童期又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时刻,错过发育关键期,视力水平可能无法挽回。成年后,斜弱视患者都无法恢复到1.0的正常视力,斜视患者只能从外观上改善眼位,但受损的视功能无法恢复。

  及时发现斜弱视苗头

  的办法是孩子3周岁以后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视力隐患。家长也可以留心孩子的异常情况,如发现孩子眼位不正常,看东西时距离过近,看东西时眯眼、歪头,走路时经常跌倒摔跤等,及时到眼科医院检查就诊。

什么是斜视?

斜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球运动障碍,当一只眼睛正常注视时候,另一只眼睛视轴偏离平行的异常眼位,因为双眼单视异常或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异常引起,常伴有双眼视功能受损。
 
正常眼位依赖参与视觉系统的眼球运动系统的各脑区的正常功能和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其中任意一层的受损都可能引起斜视。
 
因为眼位不正,看东西的时候,健康眼睛成像在视网膜中心凹上,斜视眼则成像在中心凹外的位置,视物就出现了复视的状况,斜视眼睛的影像总是受到抑制,久而久之便丧失双眼单一视功能与立体视,有些斜视患者因为视力发展不良还会造成弱视。
 
斜视以方向分为几种,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下斜视,单眼发病或者双眼发病。
 
孩子内斜视发病年龄都很小,从出生几个月到2岁,而外斜视大多在5岁时被发现。
 
儿童治疗斜视主要目标是:恢复双眼视功能。
 
为避免斜视带来的视功能影响, 孩子斜视一经确诊就应该立即进行治疗,有的孩子斜视合并屈光不正,如远视眼,就应该先配镜矫正屈光不正。如若已经发生弱视,应该先矫正弱视,两眼视力平衡后,在进行斜视的矫正。成年人如果有斜视,有的是幼儿时发生的但得到及时治疗,可以通过手术进行矫正。

 

斜视不仅严重的影响外观,还容易让人产生自卑心理,更破坏了视觉功能的建立。不进行矫正,会严重影响后续生活,影响学业就业方方面面,所以一旦发现有斜视一定要尽早进行治疗。
 
斜视虽然在针对不同类型时可以通过佩戴眼镜、遮盖疗法等方式治疗,但是进行手术还是治疗斜视中的重要一环。
 
若斜视角恒定、非调节性斜视、先天性斜视、异常视网膜对应、斜视角大等可考虑早期手术,预后较好。
 
若为间接性斜视、调节性斜视、后天性斜视、单眼或双眼弱视、正常视网膜对应、小度数斜视等,建议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行手术治疗。
 
斜视手术是一种病理性眼整形手术,虽然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手术,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常见后遗症是过矫或者欠矫。出现外斜视病人做完手术后,变成内斜视的情况;严重外斜的病人,斜视手术完成后依然还存在一点点的外斜视;伤口出现瘢痕;手术虽然是在眼外进行,不会伤害到眼球内部,但是如果病人巩膜比较薄,可能在缝合时出现穿透虹膜引发眼内炎的风险。发生概率很低,也不必紧张。
 
而斜视的具体医疗方式,请到眼科医院进行检查确诊斜视类型及原因后,由医生建议合理的治疗方案。

关于斜弱视,你真的了解危害性吗?

“医生,我孩子看东西总喜欢眯着眼睛,是不是近视了?”

“医生,孩子有点斗鸡眼,什么时候治疗会比较好?”

孩子的视力问题,有些家长会比较关心,能及早发现眼病苗头,而有些家长由于疏忽或缺乏眼科常识,导致孩子的视力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诊治,最后埋下隐患。

斜弱视,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重要常见眼科疾病,但由于某些症状和近视较为类似,因此常常被粗心的家长误解。其实,斜弱视对视力的危害比近视大出许多。

斜弱视的危害

弱视是指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视力矫正后仍达不到1.0。斜视是指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当一只眼睛注视该物体时,另一只眼睛视物发生偏移。

斜视和弱视往往可以相互转化,二者可以“形影不离”同时患病,从而加重病情。共同点就是,二者都会导致孩子视力低于常人,而且一旦错过治疗时机,极有可能导致终生视力低下,导致患者心理、学习、生活、就业等都受到极大影响。

斜弱视治疗的共同点就是越早治疗越好。6岁前是视觉发育敏感期,12岁视觉发育接近成熟,因此,6岁前是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机,成年后恢复正常视力的概率极小,即使戴眼镜也无法达到1.0的视力标准。而斜视在成年后治疗,只能改善外观,丧失的视力难以恢复。

斜视知识图展

弱视知识图展

斜弱视的症状

既然斜弱视的危害极大,那怎么及早发现孩子患有斜弱视呢?一是生活中家长应仔细留心观察,孩子是否有视力异常情况,并及时就诊,二是孩子3岁后,带孩子进行一次眼科检查。

 

 

如果发现以上情况,建议及时带孩子到眼科就诊。

什么病成年后治不好,专门危害青少年

  如果要问什么病成年以后就治不好,专门危害青少年,那儿童斜弱视肯定是其中之一。

  “难兄难弟”的斜弱视

  斜弱视其实是两种病,斜视和弱视,但因为斜视和弱视往往能相互转化,斜弱视同时在一个人身上出现,因此统称斜弱视。

  斜弱视发病大多数是儿童时期就出现,尤其是弱视,刚开始出现弱视时,不细心的人可能还以为是近视,但近视戴眼镜即可以看得清楚,而弱视即便戴眼镜后也达不到同龄人该有的视力水平。

  而斜视大家都见过,外观上就能看的出来,斜视眼两只眼睛不能同时注视同一个物体,当一只眼睛注视目标物体时,另一只眼睛的眼位发生偏移。因此,大家可能会看到斜视眼患者往往都是偏着头或侧着看东西,久而久之,其中一只眼睛就会出现弱视,而斜视眼视力较差的眼睛同样也可能出现弱视。

  为什么斜弱视成年后治不好

  有人可能会说,我看到有人眼睛斜视,即使成年了也可以做手术,手术后就恢复正常了呀。这种说法只对了一半,斜视眼成年以后手术只能让眼位恢复正常,外观上和正常人一样,但丧失的视觉功能是无法挽回的。

  我们前面说过,斜视眼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因此立体视觉、精细视觉较差,难以准确判断物体的方位、大小、深浅、远近等。正常生活和就业会受到严重影响。

  大家都知道,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成年后生长发育趋于停止,眼睛也是如此,弱视和大多数斜视都是在儿童时期发病,如果儿童时期没有及时得到治疗,成年后眼睛发育趋于停滞,即使治疗可能也难以恢复到1.0的正常视力标准。

  弱视眼在成年后也可以治疗,但是恢复到1.0的视力的希望渺茫。而斜视眼成年后手术也只能改善外观,立体视觉和精细视觉难以挽回。如果斜弱视在成年前没有治疗,成年后的影响是终生的。

视力0.2,就是200度近视吗?

在日常生活中,视力表作为检查视力的基本器材,大家应该都对它比较熟悉。一般来说通过视力表,能初步测出视力,但是视力就等于度数吗?

答案:视力≠度数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视力跟度数不一定是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仅仅测视力的话,0.2的视力有可能是近视也有可能是远视,有可能是200多度也有可能是300多度。我们的检查不仅视力一项,还包括问诊、基础眼科检查,眼位检查、屈光度检测、眼轴曲率检查,双眼视功能评估等等经过医学验光等进一步的检查才能得出综合的数据,来确定视力较低的原因和准确的度数。

小孩近视要戴眼镜吗?

有些家长可能听说过假性近视的说法,认为孩子年龄太小,出现近视表现时有可能是眼睛紧张引起的假性近视,因此并不把视力问题放在心上,这是万万不可取的!

通过对真假性近视的甄别后,如果是假性近视,通常需要用药治疗即可,如果是真性近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近视增长进行及时的矫正与控制,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戴框架眼镜是控制近视的正确方式之一,同时需要注意减少近距离阅读学习、增加户外活动等。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至关重要

屏幕前的宝爸宝妈,应该都对屈光发育档案有所了解。为什么要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呢?因为这项措施能让医生和家长尽早发现孩子的视力异常,及时干预,降低近视发生的风险。